读音:ruò mào
繁体字:箬帽
英语:broad-rimmed bamboo hat
意思:(参见篛帽)即箬笠。 ▶清·王士禛《玄墓归答李户部》诗:“何能共醉寒香里,怅绝清溪箬帽斜。” ▶许杰《寿平》二:“可是,寿平呢,他却真的脱下长褂子,赤脚,戴箬帽,每日在乡下走五六十里、七八十里路。”参见“箬笠”。
近义词: 草帽、斗笠、斗篷、竹笠
解释:1.即箬笠。
详细释义:箬叶制成的笠帽。亦称为『箬笠』。
造句:三茅峰状若浮笠,俗称箬帽峰。箬帽山,虎窥泉就在它的上面。茅峰状若浮笠,俗称箬帽峰。当时箬帽山上栽植了不少玉兰花。
首字母缩写:rm
【拼音】ruòmào
1、 他和老百姓一起劳动,戴着箬帽,拿着锹子,带头挖土、挑土,禹常年脚长年泡在水里连脚跟都烂了,只能拄着棍子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