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sān yòu
繁体字:三宥 意思: 1.指古代对犯罪者可从轻处理的三种情况。 ▶《周礼•秋官•司刺》:“司刺掌三刺、三宥、三赦之法,以赞司寇听狱讼……壹宥曰不识,再宥曰过失,三宥曰遗忘。” ▶《孔子家语•刑政》:“孔子曰:‘成狱成于吏,吏以狱成告于正,正既听之,乃告大司寇。听之,乃奉于王。王命三公、卿士参听棘木之下,然后乃以狱之成疑于王。王三宥之以听命而制刑焉。’”王肃注:“君王尚宽宥,罪虽以定, 解释:1.指古代对犯罪者可从轻处理的三种情况。
2.古代王﹑公家族之人犯法,有宽恕三次之制。
3.古代天子﹑诸侯劝食的礼仪。宥,同"侑"。
造句:三宥不对,走出,致刑於甸人。钥曰:“三宥制刑,古有明训。每垂三宥,秉律执请,不得已而用之。【释义】:1.三宥。 首字母缩写:sy
【拼音】sānyò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