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三府

读音:sān fǔ

繁体字:三府

意思:
 1.汉制,三公皆可开府,因称三公为“三府”。后世因之。亦用以泛称国家最高行政长官。
  ▶汉·王符《潜夫论•班禄》:“三府制法,未闻赦彼有罪,狱货惟宝者也。”
  ▶《后汉书•承宫传》:“三府更辟,皆不应。”
  ▶李贤注:“三府,谓太尉、司徒、司空府。”
  ▶唐·韩翃《家兄自山南罢归献诗叙事》诗:“一丘无自逸,三府会招贤。”
  ▶清·顾炎武

解释:1.汉制,三公皆可开府,因称三公为"三府"◇世因之。亦用以泛称国家最高行政长官。 2.通判的别称。官品低于知府﹑同知,故称。

造句:州郡三府曾下令让他为官入仕。接壤,为三府三县相邻接之处。其紫微宫中,复有左右中三府。三府上球有理奸才,拜九江太守。

首字母缩写:sf

【拼音】sān

【三府开头的诗词】
《採桑行》
三府三起,作苦何辞。
【包含三府的诗词】
《偶成》
僻陋为州耻不才,偃然空见两星回。
只应归举谣言日,三府诸君口尽枚。
上一篇
三世
下一篇
三言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