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三辟

读音:sān pì

繁体字:三辟

意思:I

 1.谓夏、商、周三代之刑法。
   ▶《左传•昭公六年》:“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乱政,而作《汤刑》;周有乱政,而作《九刑》。三辟之兴,皆叔世也。”
  
 2.泛称刑法。
   ▶南朝·齐·谢朓《三日侍宴曲水应诏》诗:“九畴式叙,三辟载清。”
  
 3.三王。
   ▶晋·陆云《九愍•修身》:“仰勋、华之耿晖

解释:1.谓夏﹑商﹑周三代之刑法。 2.泛称刑法。 3.三王。 4.指被征聘的隐士。

详细释义:夏商周三代的刑法。即夏的禹刑,商的汤刑,周的九刑。左传?昭公六年:『三辟之兴,皆叔世也。』孔颖达?正义:『三辟,谓禹刑、汤刑、九刑也。』

造句:密云并撰《九辟》、《三辟》辟之。幽州三辟部从事,断九狱,见称精审。三辟为本省教授,不起。弱冠,州三辟,不就。

首字母缩写:sp

【拼音】sān

【包含三辟的诗词】
《山中枉皇甫温大夫见招书》
十年木屐步苔痕,石上松间水自喧。
三辟草堂仍被褐,数行书札忽临门。
卧多共息嵇康病,才劣虚同郭隗尊。
亚相已能怜潦倒,山花笑处莫啼猿。
上一篇
三达
下一篇
三梆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