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sàn yuè
繁体字:散越 意思: 1.犹激越。 ▶《国语•周语下》:“为之六闲,以扬沈伏而黜散越也。” ▶韦昭注:“越,扬也……伏则不宣,散则不和。” ▶唐·封演《封氏闻见记•长啸》:“初则发声调畅,稍加散越。” 2.犹激扬。 ▶《三国志•魏志•公孙渊传》“诱唿鲜卑,侵扰北方”裴松之注引三国·魏·王沈《魏书》:“奉被今年七月己卯诏书,伏读恳切,精魄散 解释:1.犹激越。
2.犹激扬。
造句:为之六间,以扬沈伏,而黜散越也。阿贝数越高,色散越小。既而承热用纸囊贮之,精华之气无所散越。1908年11月间,日本政府下令解 首字母缩写:sy
【拼音】sànyu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