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颡泚

读音:sǎng cǐ

繁体字:顙泚

意思:(颡泚,颡泚)
《孟子•滕文公上》:“其颡有泚,睨而不视。”
  ▶赵岐注:“颡,额也。泚,汗出泚泚然也。见其亲为兽虫所食,形体毁败,中心惭,故汗泚泚然出于额。”后因以“颡泚”表示心中惭愧、惶恐。
  ▶明·陶宗仪《辍耕录•隆友道》:“岂其英爽,犹累形躯,同时之人,能不颡泚。”
  ▶明·刘基《北上感怀》诗:“闻之犹鼻酸,见者宜颡泚。”

解释:1.《孟子.滕文公上》"其颡有泚,睨而不视。"赵岐注"颡,额也。泚,汗出泚泚然也。见其亲为兽虫所食,形体毁败,中心惭,故汗泚泚然出于额。"后因以"颡泚"表示心中惭愧﹑惶恐。

造句:暂无

首字母缩写:sc

【拼音】sǎng

【包含颡泚的诗词】
《次韵潜师放鱼》
法师说法临泗水,无数天花随麈尾。
劝将净业种西方,莫待梦中呼起起。
哀哉若鱼竟坐口,远愧知几穆生醴。
况逢孟简对卢仝,不怕校人欺子美。
疲民尚作鱼尾赤,数罟未除吾颡泚。
法师自有衣中珠,不用辛苦沙泥底。
上一篇
嗓音
下一篇
嗓眼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