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颡汗

读音:sǎng hàn

繁体字:顙汗

意思:(颡汗,颡汗)
额上冒汗。表示惭愧、惶恐。
  ▶宋·文同《夏日闲书墨君堂壁》诗之一:“冠带坐大暑,颡汗常涓涓。每惧落深责,取适敢自便。”
  ▶明·方孝孺《吴氏二贤母哀辞》:“彼何人兮艳妇,夫尸在床兮笑言诩诩,倾人宗兮殒人祀,地下逢之兮颡汗犹泚。”参见“颡泚”。

解释:1.额上冒汗。表示惭愧﹑惶恐。

造句:暂无

首字母缩写:sh

【拼音】sǎnghàn

【包含颡汗的诗词】
《夏日闲书墨君堂壁二首》
先人有敝庐,涪水之东边。
我罢汉中守,归此聊息焉。
是时五六月,赤日烘遥天。
山川尽糁燥,草木皆焦燃。
尘襟既暂解,胜境乃独专。
高林抱深麓,清荫密石绵。
层岩敞户外,浅濑流窗前。
邀客上素琴,留僧酌寒泉。
竹簟白石枕,稳处只屡迁。
忽时乘高风,远望立云烟。
野兴极浩荡,俗虑无一缘。
气爽神自乐,世故便可捐。
却忆为吏时,荷重常满肩。
几案堆簿书,区处忘食眠。
冠带坐大暑,颡汗常涓涓。
每惧落深责,取适敢自便。

上一篇
嗓嗑
下一篇
颾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