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僧衲

读音:sēng nà

繁体字:僧衲

意思:亦作“僧纳”。
 
 1.僧衣。
  ▶宋·郭彖《睽车志》卷一:“俄有一人荷插,负芋栗自外归,被髮,体皆黄毛,衣故败僧衲,直入坐土榻。”
 
 2.指穿衲衣为僧。
  ▶清·冯登府《金石综例》卷二:“金·京兆府《重修府学记》:‘僧纳四十六。’王氏昶曰:‘纳即衲字,不云僧腊而云僧纳,谓其着衲衣四十六年也。’”

解释:1.亦作"僧纳"。 2.僧衣。 3.指穿衲衣为僧。

造句:暂无

首字母缩写:sn

【拼音】sēng

【包含僧衲的诗词】
《赠儒僧空谷二首》
三十年前的秀才,而今面目现如来。
元知三教本无异,走入千山唤不回。
僧衲西风囊有锦,禅心明月镜无台。
我闻空谷脊梁硬,多得名流青眼开。
上一篇
僧腊
下一篇
僧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