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shā shī
繁体字:沙虱 意思:(参见沙蝨) 亦作“沙蝨”。 1.一种细小而极毒的虱子。 ▶晋·葛洪《抱朴子•登涉》:“又有沙蝨,水陆皆有,其新雨后及晨暮前,跋涉必着人,唯烈日草燥时,差稀耳。其大如毛髮之端,初着人,便入其皮里,其所在如芒刺之状,小犯大痛,可以针挑取之,正赤如丹,着爪上行动也。” ▶唐·元稹《哭女樊四十韵》:“山魈邪乱逼,沙虱毒潜婴。” ▶《太平广 解释:1.亦作"沙虱"。
2.一种细小而极毒的虱子。
3.石蚕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一.石蚕》。
造句:这一带的深山草地里就有沙虱。由沙虱虫毒侵入所致的疾患。感受沙虱溪毒所致的病症。土气多瘴疠,山有毒草及沙虱、蝮蛇。 首字母缩写:ss
【拼音】shāsh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