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shī kuàng
繁体字:師曠
意思:(师旷,师旷)春秋·晋国乐师。善于辨音。 ▶《孟子•离娄上》:“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参阅《左传》、《国语》、《逸周书》、《庄子》、《吕氏春秋》等书。后以为听觉超凡,善辨音律的偶像人物。 ▶唐·杨炯《浑天赋》:“螟何细兮,师旷清耳而不闻,离朱拭目而无见。”
解释:1.春秋晋国乐师。善于辨音。《孟子.离娄上》"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参阅《左传》﹑《国语》﹑《逸周书》﹑《庄子》﹑《吕氏春秋》等书◇以为听觉超凡,善辨音律的偶像人物。
造句:师旷岁侍在晋悼公苦怕人身边。”师旷曰:“何不秉烛(7)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齐物论》:“师旷之枝策也。
首字母缩写:sk
【拼音】shīkuà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