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食租

读音:shí zū

繁体字:食租

意思:
 1.享用所管辖地区或封邑的赋税。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冬十月,始置名号侯”裴松之注引三国·晋·王沈《魏书》:“重名号侯爵十八级……五大夫十五级,铜印环纽,亦墨绶,皆不食租。”
 
 2.指地主收取田租剥削农民而生活。
  ▶彭湃《海丰农民运动》:“呀!这是命中注定的,食租的久久是食租,耕田的久久是耕田。”

解释:1.享用所管辖地区或封邑的赋税。 2.指地主收取田租剥削农民而生活。

造句:金印紫绶,有封邑,得食租税。诸侯独得食租税,夺之权。封者食租税,岁率户二百。诸侯惟得衣食租税,不得参与政事。

首字母缩写:sz

【拼音】shí

【包含食租的诗词】
《次韵汪以南归途见寄》
身轻更觉马蹄轻,倦听昕堂讲鼓声。
示病早能效摩诘,赋归真复继渊明。
食租近郭膏腴足,卜筑依山爽垲成。
疾寄新诗似怜我,弃田捐宅不聊生。
上一篇
食日
下一篇
食息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