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十使

读音:shí shǐ

繁体字:十使

意思:佛教以贪、瞋、痴、慢、疑为五钝使,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为五利使,统称“十使”,又称十大惑或十根本烦恼。
  ▶南朝·梁·王僧孺《礼佛唱导发愿文》:“身口为十使所由,意思乃八疵之主。”
  ▶南朝·梁·庾肩吾《曲水联句•八关斋夜赋四城门更作》之三:“愿引三涂众,俱令十使伏。”

解释:1.佛教以贪﹑瞋﹑痴﹑慢﹑疑为五钝使,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为五利使,统称"十使",又称十大惑或十根本烦恼。

造句:十使作者于名色阴入界等法中。此十使历三界谛下增减不同。米拉(Milla)是天斗士第十使徒。朝参皇帝时东侧排列,共二十使

首字母缩写:ss

【拼音】shíshǐ

【包含十使的诗词】
《题别遗爱草堂兼呈李十使君(李十亦尝隐庐山》
曾住炉峰下,书堂对药台。
斩新萝径合,依旧竹窗开。
砌水亲看决,池荷手自栽。
五年方暂至,一宿又须回。
纵未长归得,犹胜不到来。
君家白鹿洞,闻道亦生苔。
上一篇
十德
下一篇
十乱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