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shū wài
繁体字:疏外 意思:疏远见外。 ▶《三国志•蜀志•刘永传》:“皓(黄皓)既信任用事,谮构永于后主,后主稍疏外永,至不得朝见者十余年。” ▶唐·韩愈《与华州李尚书书》:“愚以为苟虑有所及,宜密以上闻,不宜以疏外自待。” ▶明·张居正《答南列卿陈我度》:“比闻公不乐南行,谓孤听谮言,有所疏外于执事者,此过疑也。” 解释:1.亦作"痚外"。
2.疏远见外。
造句:亨辈嫉而间之,以是渐疏外。皓忻于去内,不以疏外为戚。我得疏外,可以不与俱死。今乃委诸疏外,非计也。自是稍 首字母缩写:sw
【拼音】shūwà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