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sǐ suí
繁体字:死綏
意思:(死绥,死绥) 1.谓军队败退,;将领应当治罪。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司马法》‘将军死绥’……是古之将者,军破于外,而家受罪于内也。自命将征行,但赏功而不罚罪,非国典也。其令诸将出征,败军者抵罪,失利者免官爵。” ▶《旧唐书•忠义传下•李源》:“《礼》着死绥,《传》称握节,捐生守位,取重人伦。” 2.效死沙场。
解释:1.谓军队败退,;将领应当治罪。 2.效死沙场。 3.指死于战事者。
详细释义:效命战场,以身殉军。左传?文公十二年?孔颖达?正义:『魏武穴司马法云:「将军死绥。」』明?陆世廉?西台记?第三出:『论死绥原是吾曹职分。』
造句:大醇死绥,翰庆冒险扶榇返。盖我圣朝崇奖死绥不遗微末如此也。《司马法》:“将军死绥。将军死绥,路绝长围。将
首字母缩写:ss
【拼音】sǐsu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