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sǒng rán
繁体字:聳然 意思:(耸然,耸然)
1.高耸貌。 ▶唐·皮日休《霍山赋》:“岳之尊,端然御极,耸然正位,静然而听,凝然而视。” ▶唐·冯贽《云仙杂记》卷三:“王徽之以菖蒲映竹,曰:‘菖蒲止以九节为贵,而此君面目耸然。’”按,此君谓竹。 ▶宋·欧阳修《丰乐亭记》:“其上丰山,耸然而特立。” 2.惊惧貌。耸,通“悚”。 ▶《后汉书• 解释:1.高耸貌。
2.惊惧貌。耸﹐通"悚"。
3.诧异貌。耸﹐通"悚"。
4.敬畏貌。耸﹐通"竦"。 详细释义:1.形容惧怕。后汉书?卷六十下?蔡邕传:『吾心耸然,惟恐螳?之失之也,此岂为晚而形于声者乎?』 2.形容高立。宋?欧阳修?丰乐亭记:『其上丰山,耸然而特立。』 [似]2.屹然
造句:暂无 首字母缩写:sr
【拼音】sǒngrá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