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tài huáng
繁体字:太皇
意思: 1.见“大皇”。 2.即太上皇。 ▶唐·韩愈《永贞行》:“君不见太皇亮阴未出令,小人乘时偷国柄。” ▶宋·钱愐《钱氏私志》:“又奏启圣亲见之事,乞赐召见,上云:待共太皇商量。” ▶宋·蔡绦《铁围山丛谈》卷一:“及将大渐,谓大臣曰:‘太皇以久病,惧不能自还,为之奈何?’” 3.皇帝的祖母太皇太后的省称。
解释:1.见"大皇"。 2.即太上皇。 3.皇帝的祖母太皇太后的省称。
造句:明帝即位,尊太后曰太皇太后。金熙宗尊纥石烈氏为太皇太后。乙巳,诏为大行太皇太后服期。南部太皇崮西北大刘家沟北山。
首字母缩写:th
【拼音】tàihuáng
1、 张世杰、文天祥请求三宫(太皇太后、皇太后、少帝)转移海上避难,由他领兵背城一战,又被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