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táng qián
繁体字:堂前 意思: 1.正房前面。 ▶汉·无名氏《艷歌行》:“翩翩堂前燕,冬藏夏来见。” ▶晋·陶潜《归园田居》诗之一:“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唐·杜甫《又呈吴郎》诗:“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2.正厅。 ▶唐·朱庆余《近试上张籍水部》诗:“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 解释:1.正房前面。
2.正厅。
3.代指母亲。 详细释义:1.唐?皇甫枚?却要:『伫立相待,候堂前眠熟,当至。』 2.正房前面。宋书?卷二十九?符瑞志:『泰始七年四月戊申夜,京邑崇虚馆堂前有黄气,状如宝盖。』 3.官僚宅第之前。唐?刘禹锡?乌衣巷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造句:堂前有院坝,北面是木假山堂。无数市民来到灵堂前鞠躬默哀。位于蕉城区七都街林氏祠堂前。十年白玉堂前见,直是翦柔肠。 首字母缩写:tq
【拼音】tángqiá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