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táng kǒu
繁体字:堂口
意思: 1.公堂的臺阶前。 ▶清·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出堂规》:“须挨次至堂口跪禀。”京剧《串龙珠》第十二场:“徐达:贼犯哪里?骆驼:现在堂口。” 2.指帮会。 ▶黄谷柳《虾球传•旧缆断新缆续》:“珠江沿岸,向来堂口众多,土匪如毛。”
解释:1.公堂的台阶前。 2.指帮会。
详细释义:1.帮会、帮派。如:『那个地方不大安静,堂口众多,盗贼如毛,你可要留神点。』2.公堂台阶前。福惠全书?卷二?莅任部?出堂规:『禀擢呈阅或紧急机密口禀,须挨次至堂口跪禀,毋得搀挤喧杂。』
造句:开光、阴阳师开光、堂口开光。由一系列暗字开头的堂口组成。在今漕泾东街与南街弄堂口。同时收编文东会家族9个堂口。
首字母缩写:tk
【拼音】tángkǒu
1、 爱德华继续着他的随堂口试,直到班纳老师走进教室,又把那个视听教学箱拖进来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