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傥若

读音:tǎng ruò

繁体字:儻若

意思:(傥若,傥若)
假如。
  ▶南朝·宋·谢灵运《酬从弟惠连》诗:“傥若果归言,共陶暮春时。”
  ▶《太平广记》卷八三引唐·牛僧孺《玄怪录•张佐》:“君长二三寸,岂复耳有国土。傥若有之,国之当尽焦螟耳。”
  ▶郭沫若《女神•棠棣之花》:“姐姐,你的歌词很带些男性的声调,傥若母亲在时,听了定会发怒呢。”

解释:1.假如。

详细释义:假如、如果。文选?谢灵运?酬从弟惠连诗:『傥若果归言,共陶暮春时。』太平广记?卷八十三?张佐:『君长二三寸,岂复耳有国土。傥若有之,国人当尽焦螟耳。』

造句:暂无

首字母缩写:tr

【拼音】tǎngruò

【包含傥若的诗词】
《和庞学士》
仰告明君乞得身,不妨林下戴纱巾。
满斟村酒浮琼蚁,旋钓溪鱼鱠锦鳞。
元府乌鸦飞后夜,洞中花木镇长春。
吾官傥若为同志,个里才由两个人。
上一篇
躺桥
下一篇
躺椅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