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惕厉

读音:tì lì

繁体字:惕厲

英语:vigilant

意思:(惕厉,惕厉)
亦作“惕励”。
 警惕谨慎;警惕激励。语出《易•干》:“君子终日干干,夕惕若厉,无咎。”
  ▶《旧唐书•文苑传下•刘蕡》:“任贤惕厉,宵衣旰食,讵追三五之遐轨,庶绍祖宗之鸿绪。”
  ▶宋·王禹偁《右卫将军秦公墓志铭》:“公谨俭惕厉,卒以无咎。”
  ▶明·梁辰鱼《浣纱记•游春》:“迩年以来,邦家多故,庙乏善策,外有强邻,正君子惕励之时。”

详细释义:因心存恐惧危难而警惕,指君子的修身自省。后汉书?卷十?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故日夜惕厉,思自降损,居不求安,食不念饱。』

造句:失意时要退一步想,自我沉潜;得意时要想下一步,自我惕厉。

首字母缩写:tl

【拼音】

【惕厉开头的诗词】
《郊庙朝会歌辞建隆乾德朝会乐章二十八首》
惕厉日乾乾,潜蟠工躍渊。
伐谋参上策,受钺总中坚。
田讼归周日,民谣戴舜年。
风云自冥感,嘉会翼飞天。
【包含惕厉的诗词】
《读崇祯辛未后十余年事》
心匪不仁计则穷,减夫派饷事重重。
可怜三百年天下,断送忧勤惕厉中。
【用惕厉造句】

1、教于幼正大光明,检于心忧勤惕厉。王永彬 

上一篇
蹄腿
下一篇
軆貭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