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通议

读音:tōng yì

繁体字:通議

意思:(通议,通议)

 1.犹通义。
  ▶汉·刘向《说苑•奉使》:“夫杀人之使,绝人之谋,非古今通议也。”
  ▶《宋书•颜延之传》:“道者,赡富贵同贫贱,理固得而齐。自我丧之,未为通议。”
  ▶宋·苏轼《缴楚建中户部侍郎词头状》:“七十致仕,古今通议。”参见“通义”。
 
 2.共同商议。
  ▶《后汉书•朱晖传》:“是时谷贵,县官

解释:1.犹通义。 2.共同商议。

详细释义:1.议论能贯通。如:『博学通议』。
2.共同议论。后汉书?卷四十三?朱晖传:『于是诏诸尚书通议。』
3.职官名。清制文官正三品封通议大夫。

造句:暂无

首字母缩写:ty

【拼音】tōng

【包含通议的诗词】
《菩萨蛮 蒙莒石刻 至正戊子(一三四八)二月》
蒙岩几日桃花雨。
依稀流水章桥去。
只恐到天台。
误通刘阮来。
玉堂开绮户。
不隔尘寰路。
休认避秦人。
壶中别有春。

时光烂漫,烟雨冥蒙,恍隔尘世。
汲泉煮茗,清话移时,为赋菩蛮一阕云。
通议大夫宪佥世玉题(元金石偶存。
上一篇
通中
下一篇
通核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