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投劾

读音:tóu hé

繁体字:投劾

意思:呈递弹劾自己的状文。古代弃官的一种方式。
  ▶《东观汉记•崔篆传》:“‘吾闻伐国不问仁人,战阵不访儒士,此举奚至哉?’遂投劾归。”
  ▶《后汉书•周燮黄宪等传序》:“﹝仲叔﹞遂辞出,投劾而去。”
  ▶李贤注:“自投其劾状而去也。”
  ▶宋·苏轼《自金山放船至焦山》诗:“行当投劾谢簪组,为我佳处留茅庵。”
  ▶清·王鹏运《<彊村词>序》:“会庚子之变

解释:1.呈递弹劾自己的状文。古代弃官的一种方式。

详细释义:古代官员引罪自责,呈递辞职文书。宋?苏轼?春菜诗:『明年投劾径须归,莫待齿摇并发脱。』

造句:养乔投劾去,廷弼亦听勘归。滂观时方艰,知意不行,因投劾去。官满便当投劾去,一航从此下扬州。由于“投劾不受”,故尔进

首字母缩写:th

【拼音】tóu

【包含投劾的诗词】
《洞庭送徐荆州投劾东归》
秋来为客易沾巾,又向潇湘送逐臣。
烟草断云横楚塞,夕阳落雁度江津。
天涯白发无知己,湖上青山有故人。
回首吴关空怅望,何年沧海共垂纶。
上一篇
投牒
下一篇
投辖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