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chá biàn
繁体字:察辯 意思:(察辩,察辩)
1.明察善辩。 ▶《荀子•劝学》:“不隆礼,虽察辩,散儒也。” 2.指古代的“察士”和“辩者”。 ▶郭沫若《十批判书•名辩思潮的批判》:“在先秦时代,所谓‘名家’者流每被称为‘辩者’或‘察士’。察辩并不限于一家,儒、墨、道、法都在从事名实的调整与辩察的争斗。” 解释:1.明察善辩。
2.指古代的"察士"和"辩者"。
造句:2,《荀子.大略》:“疏之而不法,察辩而操僻。《荀子?非十二子》:“察辩而操僻,淫太而用之。出处:1,《荀子.劝学》:“不隆礼,虽察辩,散儒也。由于在人的世界中来考 首字母缩写:cb
【拼音】chábià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