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tǔ duàn
繁体字:土斷
意思:(土断,土断)东晋、南朝废除侨置郡县,使侨寓户口编入所在郡县的办法。 ▶西晋时由于战乱,中原地区豪族多迁居江南,仍称原来郡籍,形成诸侨郡县。至东晋·哀帝时,桓温推行土断法,裁併侨置郡县,整顿户籍,史称“庚戌土断”。后南朝各代又多次推行土断,作为加强王朝统治,与豪门争夺劳动力,扩大赋役和兵源的一种手段。 ▶《晋书•成帝纪》:“﹝咸康七年﹞夏四月丁卯,葬恭皇后于兴平陵
解释:1.东晋﹑南朝废除侨置郡县,使侨寓户口编入所在郡县的办法。西晋时由于战乱,中原地区豪族多迁居江南,仍称原来郡籍,形成诸侨郡县。至东晋哀帝时,桓温推行土断法,裁并侨置郡县,整顿户籍,史称"庚戌土断"◇南朝各代又多次推行土断,作为加强王朝统治,与豪门争夺劳动力,扩大赋役和兵源的一种手段。
造句:秋七月辛未,土断雍州诸侨郡县。33.楔入劈拉法研究混凝土断裂能。混凝土断裂韧度尺寸效应探讨活性粉末混凝土断裂力学性
首字母缩写:td
【拼音】tǔdu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