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tuō yán
繁体字:托言
意思:(参见託言) 1.藉口。 ▶文秉《先拨志始》卷上引明·杨涟《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疏》:“忠贤恐其露己骄横,上年因皇上南郊,谋之私比,托言急病,立刻掩杀。”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于生念许之则祸在后日,不许则祸在目前,猝不能决。托言父在难自专。” ▶鲁迅《坟•文化偏至论》:“托言众治,压制乃尤烈于暴君。”
解释:1.借口。 2.假称。
详细释义:假托言词。三国演义?第四回:『今日并非贱降,因欲与众位一叙,恐董卓见疑,故托言耳。』[似]托词、托辞、借口、借口
造句:托言有病,不赴任,归乡闲居。壮作诗七篇,托言应璩以讽寿。托言于夷齐,其思长,其旨远。托言语而虽通,顾形影而非匹。
首字母缩写:ty
【拼音】tuōyán
1、我们认为诸子百家普遍称引黄帝的事迹,甚至托言黄帝以自重,这正是黄帝在我国历史上曾产生过巨大影响的反映,说明黄帝传说确有真实的历史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