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wài yuán
繁体字:外援
短语:援外
英语:foreign aid
意思: 1.外来的援助、救援。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国有外援,不可渎也。” ▶《新唐书•李华传》:“巡(张巡)固守亦待外援,援不至而食尽,食尽而及人,则巡之情可求矣。”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三回:“其时军饷尚足,倘能守待外援,未尝不可以一战。” ▶邹韬奋《中国对苏联的态度》:“一面要自力更生,一面要尽力争取更多的一切外援。”
反义词: 内助
解释:1.外来的援助﹑救援。 2.外部的援助力量。
详细释义:外来的援助。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国有外援,不可渎也。』三国演义?第六十回:『主公何不遣使结好,使为外援,可以拒曹遮张鲁矣。』[似]外助[反]内助
造句:外援的原则是无可非议的。来自富国的外援的效果如何?他们决定不依靠外援来救灾。倘若外援枯竭,形势将极为严重。
例句:倘若外援枯竭,形势将极为严重。If foreign aid dries up the situation will be desperate.
首字母缩写:wy
【拼音】wàiyuán
1、我们一贯强调自力更生,但也不排斥外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