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外史

读音:wài shǐ

繁体字:外史

英语:unofficial history; informal history

意思:
 1.古代官名。掌管宣布京畿以外地区的王令、四方地志等。
  ▶《周礼•春官•大宗伯》:“外史,掌书外令,掌四方之志,掌三皇五帝之书。”
  ▶宋·陈亮《三国纪年序》:“自当时之诸侯,国各有史,一言一动,罔不毕载。故四方之志,外史掌之。”
  ▶清·黄遵宪《三哀诗》:“我已外史达,人实高阁置。”
 
 2.指稗史及某些旧小说。如旧题汉·黄宪的《天禄

近义词: 别传、野史、小传、评传、野乘、外传、别史

解释:①指正史以外非官修的稗史、野史《天禄阁外史》。②指某些旧小说《儒林外史》。③旧时某些文人的别号白云外史(即清代恽格)。

详细释义:1.非正史,大抵为琐记及小说之颜如儒林外史。
2.文人常以此作为雅号。明史?卷二八五?文苑传一?赵埙传:『入见,赐之宴,赋诗称旨,除广信教授,自号荣阳外史。』
3.职官名。职掌记录王者下达于京畿外的命令,并掌理四方邦国志书,三皇五帝的典籍。
[似]1.别史、野史

造句:欧文在《纽约外史》里把它描写成利欲熏心的杨基商人群集之地。《纽约外史》只是个错误的起点。如果把这本书说成一条死胡同,那也未免对欧文责之过严了。中药疗效和炮制的外史研究中医医史

首字母缩写:ws

【拼音】wàishǐ

【包含外史的诗词】
《奉陪颜使君修《韵海》毕,东溪泛舟饯诸文士》
诸侯崇鲁学,羔雁日成群。
外史刊新韵,中郎定古文。
菁华兼百氏,缣素备三坟。
国语思开物,王言欲致君。
研精业已就,欢宴惜应分。
独望西山去,将身寄白云。
【用外史造句】

1、通过对内史、外史、移时史、历时史以及科学史学研究进程的考察,以把握世纪之交国际科学史研究的新动向。

上一篇
外国
下一篇
外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