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wéi cháng
繁体字:帷裳 意思: 1.古代朝祭的服装。用整幅布制成,不加裁剪。 ▶《论语•乡党》:“非帷裳,必杀之。” ▶刘宝楠正义:“郑注云,帷裳,谓朝祭之服,其制,正幅如帷也。” 2.泛指下裳,裙子。 ▶明·何景明《待曙楼赋》:“榄衾裯以起坐,搴帷裳以伫察。” 3.车旁的帷幔。 ▶《诗•卫风•氓》:“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解释:1.古代朝祭的服装。用整幅布制成,不加裁剪。
2.泛指下裳,裙子。
3.车旁的帷幔。
4.犹帷墙。 详细释义:1.古代朝祭的衣服。用整片布制成,没有裁剪车缝。论语?乡党:『非帷裳,必惕。』何晏?集解:『衣必有杀缝,唯帷裳无崧。』 2.车子的帷幔,有障蔽的功用。诗经?卫风?氓:『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后汉书?卷三十一?贾琮传:『旧典:传车骖驾,垂赤帷裳,迎于州界。』
造句:帷裳用全幅如帷,故谓之帷裳。一说车上的帷裳;一说常棣。》:“淇水汤汤,渐车帷裳。感 首字母缩写:ws
【拼音】wéichá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