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wén héng
繁体字:文衡
意思: 1.旧谓判定文章高下以取士的权力。评文如以秤衡物,故云。 ▶唐·刘禹锡《唐故尚书主客员外郎卢公集纪》:“丞相曲江公方执文衡,揣摩后进,得公深器之。” ▶宋·洪迈《容斋五笔•门生门下见门生》:“裴欢宴永日,书一绝云:‘宦途最重是文衡,天与愚夫作盛名,三主礼闱今八十,门生门下见门生。’”明·王玉峰《焚香记•议亲》:“下官谬司抡选,叨忝文衡,不得稍闲。”
解释:1.旧谓判定文章高下以取士的权力。评文如以秤衡物﹐故云。 2.古代车辕前端雕花的横木。
详细释义:品评文章,有如以称量物。用来借指评定文章高下以取士的权力。唐?裴??示门生马侍郎胤孙诗:『宦途最重是文衡,天与愚夫着盛名。』明?王玉绋B焚香记?第十七出:『下官谬司抡选,叨添文衡,不得稍闲。』
造句:刘文衡男,1939年2月生,天津市人。洪文衡(明),字平仲,歙人。之趣,涉文衡山赵松雪之雅秀。冢宰王疏庵说他“堪作文衡
首字母缩写:wh
【拼音】wénhé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