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wǔ cháng 繁体字:五常 英语:5 constant virtues   意思:1.指旧时的五种伦常道德,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书•泰誓下》:“今商王·受,狎侮五常。”
 ▶孔颖达疏:“五常即五典,谓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者人之常行。”
 
 2.谓金、木、水、火、土五行。
 ▶《礼记•乐记》:“道五常之行,使之阳而不散,阴而不密。”
 ▶郑玄注:“五常,五行也。”
 ▶
 解释:①古代五种道德修养。(1)指仁、义、礼、智、信。(2)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②即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 详细释义:1.书经?泰誓下:『今商王受,狎侮五常。』孔颖达?正义:『五常即五典,谓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者。』2.金?木?水?火?土五行。礼记?乐记:『道五常之行,使之阳而不散?阴而不密。』郑玄?注:『五常,五行也。』
 3.仁?义?礼?智?信。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夫仁谊礼知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
 4.三国蜀马良兄弟五人。他们的字中都有『常』字,时称为『五常』。三国志?卷三十九?蜀书?马良传:『兄弟五人,并有才名,乡里为之谚曰:「马氏五常,白眉最良。」』
 5.古代指君
 造句:张五常经济学方法论的特色香港五常法幼稚园暨国际幼儿中心原产地域产品五常大米五常法与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  首字母缩写:wc 【拼音】wǔchá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