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xiǎn zéi
繁体字:險賊 意思:(险贼,险贼) 阴险奸诈。 ▶《荀子•修身》:“加惕悍而不顺,险贼而不弟焉,则可谓不详少者矣。” ▶《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卞阴狡险贼,恶机滔天。” ▶清·戴名世《<庆歷文读本>序》:“而好高者又钩奇索隐,失之于怪迂险贼而不可以训。” 解释:1.阴险奸诈。
造句:民谣曰:“曲堤虽险贼何益,但有宋公自屏迹”。当时民谣说:“曲堤虽险贼何益,但有宋公自屏迹。曰:蛟门为人险贼,常用人而不用于人,故有福己自承之祸,则规避而不染,何以见其然也?而嗜乎 首字母缩写:xz
【拼音】xiǎnzé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