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饷给

读音:xiǎng gěi

繁体字:餉給

意思:(饷给,饷给)
亦作“饟给”。
 
 1.给养。
  ▶《东观汉记•桓礹传》:“太守王朗饷给、粮食、布帛、牛、羊一无所留。”
  ▶《宋史•韩肖胄传》:“愿立诸军覈实之法,重将帅冒请之罪,则兵数得实,饷给不虚。”
 
 2.给予食粮,供给生活所需。
  ▶《后汉书•蔡茂传》:“融(窦融)欲以为张掖太守,固辞不就;每所饷给,计口取足而已

解释:1.亦作"餫给"。 2.给养。 3.给予食粮,供给生活所需。

造句:暂无

首字母缩写:xg

【拼音】xiǎnggěi

【包含饷给的诗词】
《感时述事(十首)》
秦皇县九宇,三代法乃变。
汉祖都咸阳,一统制荒甸。
豪雄既铲削,疮痍获休宴。
文皇继鸿业,垂拱未央殿。
累岁减田租,频年赐缣绢。
太仓积陈红,圜府朽贯线。
是时江南粟,未尽输赤县。
方今贡赋区,两际日月竁。
胡为倚东吴,转饷给丰膳。
径危冒不测,势与蛟龙战。
遂令鲸与鲵,掉尾乘利便。
扼肮要国宠,金紫被下贱。
忠良怒切齿,奸宄竞攀援。
包羞屈政典,尾大不可转。
圣人别九州,田赋杨为殿。
中原一何釭,所务非所先。

上一篇
饷边
下一篇
响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