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xiǎng jiàn
繁体字:響箭
英语:whistling arrow
意思:(响箭,响箭)即鸣镝。古称嚆矢。射时发出响声的箭。 ▶《水浒传》第十一回:“朱贵把水亭上窗子开了,取出一张鹊画弓,搭上那一枝响箭,觑着对港败芦折苇里面射将去。”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弧矢》:“响箭则以寸木空中,锥眼为窍,矢过招风而飞鸣,即《庄子》所谓嚆矢也。” ▶《儒林外史》第三四回:“响箭过处,就有无数骑马的从林子里奔出来。”
解释:1.即鸣镝。古称嚆矢。射时发出响声的箭。
详细释义:射出时会发出声音的箭。见『嚆矢』条。儒林外史?第三十四回:『响箭过处,就有无数骑马的从林子里奔出来。』。
造句:(46)鸣铃飞号箭:响箭的一种。箭是响箭,是我们从未见过的。鸣?(xiāo消):即鸣镝,响箭。因箭射出后发出响声,故名响箭
首字母缩写:xj
【拼音】xiǎngjiàn
1、后者张扬的是自由讨论的风气,左右开弓,有如林中响箭,醒人耳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