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xiāo sēn
繁体字:蕭森
英语:dreary and desolate
意思:(萧森,萧森) 1.草木茂密貌。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平等寺》:“堂宇宏美,林木萧森。” ▶宋·司马光《又和董氏东园桧屏石床》:“密叶萧森翠幕纡,蹔来犹恨不长居。” ▶明·何景明《怀化驿芭蕉》诗:“孟夏日初赫,萧森蔽炎光。” ▶郭沫若《星空•孤竹君之二子》:“地上是百花灿烂的郊原,眼前是原始的林木萧森。”
解释:1.草木茂密貌。 2.草木凋零衰败貌。 3.阴森。
详细释义:1.幽寂冷清。唐?杜甫?秋兴诗八首之一:『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2.错落疏立。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注:『林木萧森,离离蔚蔚,乃在霞气之表。』
造句:一派萧森气象全由此一字传出。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夕阳余辉中的湓城,静穆而萧森。萧森松柏望,委郁绮罗情。
首字母缩写:xs
【拼音】xiāosēn
1、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巫峡气萧森。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