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xié nìng
繁体字:邪佞
意思: 1.奸邪,伪善。 ▶汉·荀悦《汉纪•平帝纪》:“莽既不仁而有邪佞之材,又乘四父歷世之权。” ▶明·方孝孺《春风和气堂记》:“或用之而参以邪佞之人,虽欲为春,不可得也。” 2.奸邪小人。 ▶晋·袁宏《后汉纪•顺帝纪上》:“今宜斥退邪佞,投之四裔;引纳方直,令在左右。” ▶宋·袁褧《枫窗小牍》卷上:“太学博士石介,因作《
解释:1.奸邪,伪善。 2.奸邪小人。
详细释义:奸邪小人。后汉书?卷二?显宗孝明帝纪:『今选举不实,邪佞未去。』
造句:槐入见,极言大全邪佞不可近。上聪明,不信邪佞,不足忧也。上聪明,不信邪佞,不足忧也!”李周翰注:“颇僻,邪佞也。
首字母缩写:xn
【拼音】xiénìng
1、 人君者,恭事上帝,子爱下人,省嗜欲,远邪佞,未明求衣,日旰忘食,是以泽被区宇,庆流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