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xiè qián
繁体字:廨錢
意思:(廨钱,廨钱)隋初官府用以放债收息的公款。 ▶《隋书•苏孝慈传》:“先是,以百僚供费不足,臺省府寺咸置廨钱,收息取给。 ▶孝慈以为官民争利,非兴化之道,上表请罢之。”参阅《通典•职官十七》。
解释:1.隋初官府用以放债收息的公款。
造句:及崇韬领镇,彭为圜谋隐其公廨钱。每府由国家给与公廨田四顷或公廨钱十万至二十万。品子也有被差经管公廨本钱(见隋唐公廨钱)的?称为“捉钱品子”。《隋书?食货志》:“先是京官及诸州并给
首字母缩写:xq
【拼音】xièqi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