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谒者

读音:yè zhě

繁体字:謁者

意思:(谒者,谒者)

 1.官名。始置于春秋、战国时,秦·汉因之。掌宾赞受事,即为天子传达。
  ▶南朝·梁置谒者臺,掌朝觐宾飨及奉诏出使。
  ▶陈及隋皆因之。
  ▶唐改为通事舍人。
 
 2.官名。
  ▶东汉大长秋属官,有中宫谒者二人,主报中章。
  ▶后魏、北齐有中谒者僕射,隋·唐改称内谒者,概以宦官充任。
  

解释:1.官名。始置于春秋﹑战国时﹐秦汉因之。掌宾赞受事﹐即为天子传达。南朝梁置谒者台﹐掌朝觐宾飨及奉诏出使。陈及隋皆因之。唐改为通事舍人。 2.官名。东汉大长秋属官﹐有中宫谒者二人﹐主报中章◇魏﹑北齐有中谒者仆射﹐隋唐改称内谒者﹐概以宦官充任。宋以后废。 3.官名。使者的别称『哀帝置河堤谒者﹐即派往地方主管水利的官吏。 4.古时亦用以泛指传达﹑通报的奴仆。 5.星名。

详细释义:1.通报与接待宾客的近侍。韩非子?说林:『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谒者儒以入。』
2.职官名。秦始置,替国君掌传达事宜。汉沿之,掌宾赞受事。唐时改称为通事舍人。见汉书?卷十九?百官公卿表上。
3.星名。晋书?卷十一?天文志:『左执法东北一星曰谒者,主赞宾客也。』

造句:、大中大夫、谏大夫、谒者等。靖郭君谓谒者:“毋为客通②。三国时魏国官吏,为监国谒者。朱虚侯想夺过符节,谒者不肯。

首字母缩写:yz

【拼音】zhě

【包含谒者的诗词】
《送饶州张使君》
终南云雨连城阙,去路西江白浪头。
滁上郡斋离昨日,鄱阳农事劝今秋。
道心生向前朝寺,文思来因静夜楼。
借问泊帆干谒者,谁人曾听峡猿愁。
【用谒者造句】

1、明章二帝服勤园陵,谒者灌桓,后遂称云。

上一篇
谒选
下一篇
谒赞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