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yí lún
繁体字:彝倫
意思:(彝伦,彝伦) 1.常理;常道。 ▶《书•洪范》:“王乃言曰:‘呜唿,箕子!惟天阴骘下民,相协厥居,我不知其彝伦攸叙。’”蔡沈集传:“彝,常也;伦,理也。” ▶晋·葛洪《抱朴子•名实》:“放斧斤而欲双巧于班·墨,忽良才而欲彝伦之攸叙,不亦难乎!”宋·朱熹《<大学章句>序》:“夫以学校之设,其广如此,教之之术,其次第节目之详又如此,而其所以为教,则又皆本之
解释:1.常理;常道。 2.指伦常。 3.谓成为表率﹑成为典范。 4.指铨选官吏。
详细释义:常道、伦常。书经?洪范:『惟天阴骘下民,相协厥居,我不知其?m伦攸叙。』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史传:『自平王微弱,政不及雅,宪章散紊,?m伦攸?尽!?
造句:仰重华於齐政,步文命之彝伦。去左道之乱政,俾彝伦而攸叙。彝伦街由其与康强街交界以东约延续黄大仙彝伦街的临时限制区
首字母缩写:yl
【拼音】yílú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