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yí yì
繁体字:遺逸
意思:(遗逸,遗逸)亦作“遗佚”。亦作“遗轶”。 1.遗漏;遗弃而不用。 ▶《孟子•公孙丑上》:“进不隐贤,必其以道;遗佚而不怨,阨穷而不悯。” ▶《列子•黄帝》:“神圣知其如此,故其所教训者,无所遗逸焉。” ▶元·刘祁《归潜志》卷十:“夫科举本以取天下英才,格律其大约也,或者捨彼取此,使士有遗逸之嗟。” ▶清·唐孙华《送宫
解释:1.亦作"遗佚"。亦作"遗轶"。 2.遗漏;遗弃而不用。 3.遗失;散失。 4.指散失之物。多指遗文散籍;遗事逸闻。 5.犹隐居。 6.隐士;遗才。 7.指前一朝代留下来的人。
造句:黄学士谏收拾遗逸,漫为集刻。举遗逸车若水、林正心于朝。孝顺忠义,隐滞遗逸,必令闻达。二十年间,野无遗逸,此其力也。
首字母缩写:yy
【拼音】yíy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