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yí zhì
繁体字:遺滯 意思:(遗滞,遗滞)
1.谓遗漏弃置。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有司明思此义,则士无遗滞,官无废业矣。” ▶宋·范仲淹《奏策试方略等人各与缘边差遣事》:“虽程试之下,偶不及等,或晓习边事,经歷艰苦,或乡曲有誉,年未衰退,若只假以虚名,实恐多有遗滞。” 2.指弃置未用的人才。 ▶晋·傅玄《答程晓》诗:“下罔遗滞,焦朽斯华。 解释:1.谓遗漏弃置。
2.指弃置未用的人才。
3.延误,滞留。
4.指遗落。
造句:愿复此科,使豪俊无遗滞之叹。为梁、益二州中正,引致遗滞。有司明思此义,则士无遗滞,官无废业矣。引致遗滞,虽官居显职 首字母缩写:yz
【拼音】yízh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