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yín dìng
繁体字:銀錠
英语:sycee
意思:(银锭,银锭) 1.熔铸成锭的白银。始自汉代,武帝时尝作白金三品,王莽亦铸有银货二品。其后歷代虽有铸造,但流通不广。及至明·清,始渐盛行,并作货币流通。银锭形式不一,有元宝、中锭、锞子、福珠四种。 ▶明·陶宗仪《辍耕录•银锭字号》:“银锭上字号,扬州元宝,乃至元十三年,大兵平宋,回至扬州,丞相伯颜号令搜检将士行李,所得撒花银子,销铸作锭,每重五十两。归朝,献纳。”<
近义词: 冥钞、纸锭、长锭、锡箔
详细释义:1.铸成锭状的银块。重量有一、二、三、五、十、五十两之别,我国明清两代用为通货,清末始铸银圆。2.一种冥纸。
造句:银锭的化学分析方法与硬币和银锭相比,纸币易于储存和运送银锭的原子发射分光摄影分析法的银锭和铜钱英国的先令和金镑 >查看更多银锭造句
首字母缩写:yd
【拼音】yíndìng
1、根据受害人和走访获得的情况,刑警们驱车到了银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