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yǐn tè
繁体字:隱慝
英语:hidden evil thoughts; concealed wickedness
意思:(隐慝,隐慝)别人不知的罪恶,不可告人的罪恶。 ▶《左传•僖公十五年》:“震夷伯之庙,罪之也,于是展氏有隐慝焉。” ▶孔颖达疏:“隐蔽之恶,不见于外,非法令所得绳也。” ▶杨伯峻注:“隐慝可有两义,一谓人所不知之罪恶,一谓不可告人的罪恶。” ▶晋·袁宏《后汉纪•灵帝纪上》:“夏侯氏便于座中攘臂大唿,数元艾隐慝秽恶十五事。”按,《后汉书•黄允
解释:1.别人不知的罪恶﹐不可告人的罪恶。
详细释义:1.隐藏事实。左传?僖公十五年:『震夷伯之庙,罪之也,于是展氏有隐慝焉。』2.藏匿。如:『他为了躲避仇家,已隐慝多年。』
造句:隐慝良道,而不相教诲。臣谓宰相有奸谋隐慝,则人人皆得上论。闾井之间,无隐慝焉。于是展氏有隐慝焉。支气管类
首字母缩写:yt
【拼音】yǐntè
1、 察见渊鱼者不祥,智料隐慝者有殃。冯梦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