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yóu jiǎo
繁体字:游徼 意思:(参见游徼) I
1.秦·汉时乡官名。负责巡查盗贼。 ▶秦置,汉至南北朝多沿置,后废。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游徼徼循禁贼盗。” ▶《东观汉记•郑均传》:“兄仲为县游徼,颇受礼遗,均数谏止。” ▶清·恽敬《三代因革论七》:“汉曰三老,曰啬夫,曰游徼,皆赐爵同于乡遂之官。 解释:1.秦汉时乡官名。负责巡查盗贼。秦置﹐汉至南北朝多沿置﹐后废。
2.巡游。 详细释义:职官名。秦朝时设置,掌愿乡察捕盗贼。两汉至南北朝多沿置,后废之。汉书?卷十九?百官公卿表上:『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募、游徼。三老掌教化,募职听讼收赋税,游徼徼循禁贼盗。』
造句: 首字母缩写:yj
【拼音】yóujiǎ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