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有豸

读音:yǒu zhì

繁体字:有豸

意思:有所解除;得以解除。
  ▶《左传•宣公十七年》:“余将老,使郄子逞其志,庶有豸乎!”杜预注:“豸,解也。”
  ▶杨伯峻注:“言患乱得解也。”

解释:1.有所解除;得以解除。

造句:天心厌乱,我泉其有豸乎?上壅,郁热不通,宜降宜清,庶乎有豸。是望诸勇健者毅然行之,而无稍馁,则军事其有豸乎。《左传?宣公十七年》:“余将老,使?子逞其志,庶

首字母缩写:yz

【拼音】yǒuzhì

【包含有豸的诗词】
《高龙学挽诗》
蜀自开禧后,西垂畏廪秋。
更经两单阏,尽弃五边州。
新沔依同谷,中梁恃武休。
匆匆移米领,往往阻金牛。
嶓冢略逋寇,益昌随解舟。
近犹趋剑阆,远或至渝涪。
弃守侪民旅,奔军齿寇雠。
乱生宁有豸,众溃已无鸠。
伯也伤时久,民兮作己忧。
升沈随分定,行止与天谋。
高尚辞丹诏,低回佐碧油。
封疆资屏翰,原显赖咨诹。
事变方濡首,人情苦掉头。
誓言捐一死,力与障横流。
固分为忠鬼,安能效泣囚。
诀辞贻子弟,壮语骇朋俦。

上一篇
有秋
下一篇
有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