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杂说

读音:zá shuō

繁体字:雜說

英语:writing

意思:(杂说,杂说)

 1.百家的学说。
  ▶《汉书•公孙弘传》:“家贫,牧豕海上。年四十余,乃学《春秋》杂说。”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诸子》:“博明万事为子,适辨一理为论,彼皆蔓延杂说,故入诸子之流。”
  ▶唐·颜师古《<汉书>叙例》:“近代注史,竞为该博,多引杂说,攻击本文。”
 
 2.指怪诞鄙俗之语。
  ▶《北史

近义词: 杂文、拾零、众说、街谈巷议、议论、特写、杂感

解释:1.百家的学说。 2.指怪诞鄙俗之语。 3.指笔记小说。 4.古籍分类子部中一目。叙述人事﹐兼发议论者属之。

详细释义:各种论说的文章。儒林外史?第三十六回:『平日考的诗赋,还有所作的古文易解,以及各样的杂说,写齐了来请教老师。』

造句:年四十馀,乃学《春秋》杂说。拉杂说了一些往事,没有头绪。年四十余,乃学《春秋》杂说。年四十余,乃学《春秋》杂说④。

首字母缩写:zs

【拼音】shuō

【包含杂说的诗词】
《次韵子由送蒋夔赴代州学官》
功利争先变法初,典型独守老成余。
穷人未信诗能尔,倚市悬知绣不如。
代北诸生渐狂简,床头杂说为爬梳。
归来问雁吾何敢,疾世王符解著书。
【用杂说造句】

1、 自古宏才博学,用事误者有矣;百家杂说,或有不同,书傥湮灭,后人不见,故未敢轻议之。

上一篇
杂话
下一篇
杂差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