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杂食

读音:zá shí

繁体字:雜食

意思:(杂食,杂食)

 1.搀杂着吃。
  ▶明·唐顺之《救荒渰记》:“时米贵甚,民以半米易麰菽而杂食之。”
 
 2.犹零食。
  ▶郭沫若《初出夔门》五:“在京奉路沿线时,因为我身上还带有几个中国钱,我可以胡乱地在车站上买点杂食来吃。”
  ▶郁达夫《春风沉醉的晚上》三:“我就寻着了一家卖糖食的店,进去买了一块钱巧格力、香蕉糖、鸡蛋糕等杂食。

解释:1.搀杂着吃。 2.犹零食。 3.以各种动植物为食物。

造句:纤细则属于杂食者既吃肉类又食植物。杂食性以多种不同食物为食的习性杂食性大型哺乳类动物,以肉食为主。杂食动物或

首字母缩写:zs

【拼音】shí

【包含杂食的诗词】
《偈颂七十六首》
雪峰发九重圣箭,谁敢当锋。
三圣跃透网金麟,应无杂食。
要明那畔事,须是这边人。
三家村裹,闹市丛中。
妙应无私,临机有准。
不是冤家不与邻。
【用杂食造句】

1、杂食者,美食也,广食者,营养也。

上一篇
杂赋
下一篇
杂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