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杂捐

读音:zá juān

繁体字:雜捐

意思:(杂捐,杂捐)
正税以外的各种摊派。
  ▶清·马建忠《复李伯相札议中外官交涉仪式洋货入内地免厘禀》:“然后可截长补短,一律减至值百抽十,外加各色杂捐,似可当釐金之入。”
  ▶郭沫若《中国史稿》第四编第三章第四节:“豁免捐税布告中规定:……免徵本年和歷年积欠的田赋,免缴除供地方所用以外的杂捐。”

解释:1.正税以外的各种摊派。

造句:闰五月,又实行“悬钱制”,代替以往的杂捐(“万杂公事”)。李莅任后豁免苛细杂捐,减轻百姓负担,大力兴办学校,倡导文明,人心大变。耕牛和田地交易是村社繁荣的象征,别动队很少征收杂捐、摊派,使

首字母缩写:zj

【拼音】juān

上一篇
杂耕
下一篇
杂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