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杂徭

读音:zá yáo

繁体字:雜徭

意思:(杂徭,杂徭)
封建社会徭役之一。其剥削范围及剥削程度随统治者需要而定,无严格规定。
  ▶《唐六典•户部•郎中员外郎》:“凡赋役之制有四:一曰租,二曰调,三曰役,四曰杂徭。”
  ▶《旧唐书•杨炎传》:“其租庸杂徭悉省,而丁额不废,申报出入如旧式。”
  ▶《清史稿•食货志一》:“清因明之旧,卫屯给军分佃,罢其杂徭。”
  ▶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

解释:1.封建社会徭役之一。其剥削范围及剥削程度随统治者需要而定﹐无严格规定。

造句:并免缘长屋王事征发百姓杂徭。凡有位阶者免庸、调、杂徭。州俗原杂徭刁悍,里甲多包收逋负。⑤租、庸、杂徭悉省,但丁额不

首字母缩写:zy

【拼音】yáo

上一篇
杂笔
下一篇
杂卖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