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杂虏

读音:zá lǔ

繁体字:雜虜

意思:(杂虏,杂虏)
旧时对边疆少数民族的蔑称。
  ▶《三国志•魏志•曹爽传》“夷三族”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其在并州,名为骄豪。时杂虏数为暴,害吏民。”
  ▶唐·皎然《因游支硎寺寄邢端公》诗:“三军成父子,杂虏避封疆。”

解释:1.旧时对边疆少数民族的蔑称。

造句:开成中,党项杂虏大扰河西。琨密遣离间其部杂虏,降者万余落。时杂虏数为暴,害吏民。南至徐蔡,区外杂虏。,并

首字母缩写:zl

【拼音】

【杂虏开头的诗词】
《金陵秋兴八首次草堂韵己亥七月初一作 之二》
杂虏横戈倒载斜,依然南斗是中华。
金银旧识秦淮气,云汉新通博望槎。
黑水游魂啼草地,白山新鬼哭胡笳。
十年老眼重磨洗,坐看江豚蹴浪花。
【包含杂虏的诗词】
《赠王威古》
三十羽林将,出身常事边。
春风吹浅草,猎骑何翩翩。
插羽两相顾,鸣弓新上弦。
射麋入深谷,饮马投荒泉。
马上共倾酒,野中聊割鲜。
相看未及饮,杂虏寇幽燕。
烽火去不息,胡尘高际天。
长驱救东北,战解城亦全。
报国行赴难,古来皆共然。
上一篇
咱家
下一篇
杂布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