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zào yī
繁体字:皂衣 意思:亦作“皁衣”。 1.黑衣。 ▶秦·汉时官员所着,后降为下级官吏的服装。 ▶《汉书•萧望之传》:“敞备皁衣二十余年,尝闻罪人赎矣,未闻盗贼起也。” ▶颜师古注引如淳曰:“虽有五时服,至朝皆着皁衣。” ▶《旧唐书•封常清传》:“仙芝令常清监巡左右厢军,常清衣皂衣以从事。” ▶宋·刘攽《和王正仲熙宁郊祀》:“多士参鸣玉,微 解释:1.亦作"皁衣"。
2.黑衣。秦汉时官员所着﹐后降为下级官吏的服装。
3.借指下吏。
造句:宫中武士则戴红帽、穿皂衣。轿夫穿皂衣,个个正当年。魏晋南北朝的巫女著皂衣。黄纸蠲租白纸催,皂衣旁午下乡来。 首字母缩写:zy
【拼音】zàoyī
|